揭秘首部缺牙臨床實錄《種牙人日記》 百名種牙人眼中的好牙醫
時間:2020-11-08 17:10:25 來源:未知 作者:穗華口腔醫院 閱讀量:408
11月7日,立冬時節,羊城溫暖如春。上午9時許,由廣州日報健康有約倡議、30余位三甲牙醫指導、穗華口腔醫院審核編撰的首部缺牙臨床實錄《種牙人日......
11月7日,立冬時節,羊城溫暖如春。上午9時許,由廣州日報健康有約倡議、30余位三甲牙醫指導、穗華口腔醫院審核編撰的首部缺牙臨床實錄《種牙人日記》正式發布,書中記錄了百名種牙人在暨南大學口腔醫學院臨床實踐教學基地——穗華口腔醫院“種好牙、享口福”的真實故事,為想要了解種植牙的廣大缺牙市民提供科普與參考。工程師楊明基、退休教師勞志偉、廣船國際退休職工魏冬、華南師范大學晚晴藝術團成員徐洪、“廣東好人”肖銳成、“美妻子”韓亞妹、“退伍軍人”陳照金、“詩人”童天明8位《種牙人日記》首批代表親臨現場,共同見證《種牙人日記》的榮耀發布。
首部缺牙臨床實錄《種牙人日記》發布現場
廣州日報健康有約副主任任姍姍女士在致辭中表示:“一直以來,廣州日報健康有約努力傳遞科學的防病、治病知識,讓群眾不生病、少生病,享受全面的健康,提高生活質量,是主流媒體、醫院的共同使命。作為廣州日報醫療垂直領域的融媒體,致力于讓科學、權威、實用的健康知識傳遍千家萬戶。”由廣州日報健康有約倡議、30余位三甲牙醫指導、穗華口腔醫院審核編撰的中國首部缺牙臨床實錄《種牙人日記》,它的來源是通過面向廣大市民征集,上百名種牙人報名,以患者口述的方式記錄、分享他們種好牙的故事整理而成。該書以種牙患者“現身說法”的形式向國人傳遞了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同時也提供了一個真實而靠譜的參考。
廣州日報健康有約副主任任姍姍女士致辭
發布會現場,退休教師勞志偉上臺,講述了他“種牙治好頭痛頑疾”的經歷。只要提到種牙,勞先生說他自己也怕,雖然之前有了解過種植牙,但是好幾年都沒敢種!不是不舍得花錢,而是怕痛,因為覺得在牙床里面鉆個孔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后經朋友介紹鮑洪源院長(穗華口腔海珠中大院區院長)種牙,整個種牙過程沒到20分鐘,當天上午種牙,晚上就可以吃東西。沒種牙之前,頭老是會隱隱作痛,種牙后,軟、硬的東西都可以吃,花生、排骨都可以吃,頭痛的癥狀徹底消失了。
勞志偉:“種牙后,頭痛癥狀徹底消失了!”
作為首批《種牙人日記》的代表,廣船國際退休職工魏冬女士表示,她曾經歷了“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的苦惱,在觀看廣州日報名醫大講堂種牙直播后,到穗華口腔醫院,趙清桐博士僅用半個小時就種好牙。種牙后,沒有牙疼煩惱,可以更好的咀嚼食物,牙好身體更健康,種牙治好了她的3種病。
魏冬:“種牙后,越來越多的人改叫我‘魏姐姐’。”
出席《種牙人日記》發布會的工程師楊明基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種牙給他帶來的變化,“民以食為先,食以齒為先。我曾經是‘無齒之徒’,缺牙很辛苦,不光吃不好,睡不香,影響心情和壽齡。自從我2015年在穗華口腔種牙后,
五年來,我種植的牙齒跟自己的真牙沒什么區別,整個人心情愉悅,正如賴仁發院長在廣州日報健康大講堂上說的那樣:要讓老人們種好牙,能吃、能咬、能唱!”
“彼此間,我們也許不曾相識, 愛的呼喚讓我們和你們在一起,穿過了風和雨,在一起走來了新天地,這份情希望了人間……”采訪現場,楊老先生情不自禁高唱起《愛在天地間》,以表對賴仁發及穗華口腔的感激之情。
楊明基高唱一首《愛在天地間》對穗華口腔醫務者的肯定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首部缺牙臨床實錄《種牙人日記》,是眾多種植牙過來人內心深處的聲音,他們中有老教授、工程師、公益大咖、軍烈屬、書法家、藝術家等各行各業的缺牙人,共同講述了自己和牙齒的故事,每一篇日記都承載著作者真摯的感情,飽含著對重獲一口好牙后的喜悅之情。
《種牙人日記》首批代表分享種牙心得
《種牙人日記》展現了數百位種牙人,他們通過種牙重拾口福與幸福:有些人從練書法,到寫詩詞;有些人從愛上運動、攝影,到制作抖音短視頻。他們緊跟時代節拍,擁抱生活,煥發青春風采,在“詩和遠方”中乘風破浪,這是醫學科技改變生活的生動注腳,更是醫者使命的深刻詮釋。



愿每一位長者“能吃、能喝、能唱、能跳”
暨南大學建校114周年
面向廣州:缺牙臨床征集免費種牙
正值暨南大學建校114周年,為配合暨南大學口腔醫學院臨床科研,暨南大學口腔醫學院臨床實踐教學基地——穗華口腔醫院,面向廣州缺牙臨床征集種牙案例,凡是單顆、多顆、半口、全口缺牙的市民均可撥打020-6226 6666報名,符合臨床案例條件者,可按申領順序排隊免費種牙。
1、免費種牙1顆(含種植體、基臺、牙冠,50歲及以上未享受免費種牙長者,按預約順序排隊);
2、半口缺牙至高援助100%。

(版權歸穗華口腔醫院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穗華口腔醫院 http://www.6226666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