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一年有20萬個種植體被植入口腔,但這幾點往往被忽略
時間:2020-09-16 17:16:13 來源:未知 作者:穗華口腔醫院 閱讀量:413
近十年來,隨著科技與口腔醫學的進步,種植牙已成為廣大市民選擇缺牙修復的主流方式,種牙需求呈一種直線上升趨勢。特別是在華南地區,種牙儼然已成為一......
近十年來,隨著科技與口腔醫學的進步,種植牙已成為廣大市民選擇缺牙修復的主流方式,種牙需求呈一種直線上升趨勢。特別是在華南地區,種牙儼然已成為一種流行和時尚。
9月15日,羊城晚報在一篇題為《在牙齒上“還債”,廣東一年有20萬個種植體被植入口腔》文章中披露:“廣東一年有20萬個種植體被植入口腔,全國大約有150-200萬枚種植體被使用。”這一數據的出處,來源于廣東省口腔醫學會口腔種植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陳卓凡教授。

旺盛需求背后,市民只關心種牙價格而不關心醫療規范
9月15日,在2020 年廣東省口腔醫學會第十六次口腔種植學學術年會上,廣東省口腔醫學會口腔種植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陳卓凡教授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近10年來,市民對種牙的需求十分旺盛。據統計,2019年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一年將近1萬枚種植體被使用,而全省約有20萬枚種植體被植入,全國大約有150-200萬枚種植體被使用。

廣東省口腔醫學會口腔種植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陳卓凡教授
但在市民對種牙的需求十分旺盛的背后,陳卓凡教授感受到了深深的憂慮。他表示:“在種植牙的選擇上,很多市民不少人來看牙的時候都很關心材料、產品和價格。而對能確保種植牙效果高低的醫療規范、醫生選擇以及種植技術這些至關重要的因素關注度不高,以至于發現種牙效果不好時才追悔莫及。實際上,口腔種植治療不能單從消費品角度出發。就好比一輛車,路況、車、司機共同決定了車輛的使用年限。所以,市民要關注價格,更要關注價格背后的醫療規范。”
醫生資質和醫療規范是檢驗種植牙效果的試金石
如何確保種植牙的效果?醫生資質和醫療規范是檢驗的試金石。因為,優質醫生可以保證種牙效果安全可靠,醫療規范則可以讓確保診療環境無菌安全。在過去的10年,因為數字化技術的進步和產品材料的更新迭代,種植牙技術獲得了飛速發展。但是,很多人對這一技術不夠了解,認為種植牙就是個小手術,誰種都一樣,只要費用不貴就好。事實上,種植牙的核心并不在于種植牙這一產品材料,而是由誰來種和怎么種和在哪種?
數字化技術的進步讓種植牙獲得了飛速發展
因為,誰來種的背后呈現的是專家技術的高低,在哪種則考慮的醫院醫療規范程度的高低。作為一個小型的外科手術,種植牙需要獨立的診室、先進的診療設備和無菌的手術環境,以及專業技術過硬的專家。在這些關鍵因素中,醫生扮演的角色為核心。因為,方寸之間的細節處理極度考驗醫生技藝,特別是在面對亞洲人較薄、較窄的骨質時,醫生對種植體的位置、角度和深度的控制非常重要。如果一旦出現偏差,手術就面臨著失敗風險。
碩博名醫和完善的醫療規范讓種植牙效果更有保障
因此,廣大市民去口腔醫院種牙,除了要關注種牙價格外,還要關注醫生資質和醫療規范。從本質上講,患者去醫院就醫看病,核心的訴求就是希望通過醫生能夠安全、快速和有效的幫助自己的解決病痛。種牙也是一樣。優質的醫生可以保證種牙效果安全可靠,規范醫療則可以讓確保診療環境無菌安全。

穗華口腔醫院人工智能數字化種植中心
據暨南大學博士生導師、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口腔醫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穗華口腔醫院賴仁發院長介紹,穗華口腔醫院擁有30 余名三甲牙醫、口腔醫學博士、碩士及留學歸國的教授。這些名醫,皆是廣東省口腔醫學領軍人才、國家杰出青年醫生以及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其中,2/3的人都有從業20年以上、臨床案例超1萬余例的經驗。可以說,這些名醫既有高屋建瓴的學術理論素養,又有大量豐富的實踐經驗。

此外,為實現醫療規范和確保醫療安全,穗華口腔實行8 個“一”無菌診療模式:一人一診室,一醫一助,一機一用,一次一消毒,切實為醫療安全奠定了厚實基礎。同時,為提高手術器械清洗質量,確保手術安全手術,穗華口腔醫院將消毒滅菌標準提升至 16 層。可以說,不管是在醫療質量還是操作規范上,它都為行業樹立了標桿與典范。

規范16層凈化消毒標準為行業樹立醫療安全標桿
因此,廣大市民要想種上好牙,就必須認真考察就診醫院的專家資質和相應的醫療規范。與此同時,廣大市民也要提高自己的口腔保健意識和種植牙的術后維養意識。只有這樣,種植牙效果的保證才能實現閉環,才能實現使用長達40年的壽命。
(版權歸穗華口腔醫院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穗華口腔醫院 http://www.6226666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