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種植專家孫連超主任專訪:未來10年,種植牙將成為一種常態
時間:2020-05-14 15:54:39 來源:未知 作者:穗華口腔醫院 閱讀量:325
未來10年,我們一定會有一款屬于我們自己的國產植體。那時,種植牙將白菜價,它的普及程度會跟烤瓷牙一樣,成為一種常態。在穗華口腔寶崗院區,采......
“未來10年,我們一定會有一款屬于我們自己的國產植體。那時,種植牙將白菜價,它的普及程度會跟烤瓷牙一樣,成為一種常態。”在穗華口腔寶崗院區,采訪專家孫連超主任滿懷信心地說。
穗華口腔寶崗院區孫連超主任接受采訪
這位口腔名醫,在從業的20年間,他親眼見證了口腔修復技術更新與發展。在依據事實和目前現狀的基礎上,他提出了自己對未來種植牙發展趨勢的個人論斷。
從醫20年,見證中國口腔技術快速發展
1992年,孫連超主任于哈爾濱醫科大學畢業。在這所國家教育部首批試辦的七年制高等醫學名校里,孫連超主任完成了自己的學業。在這期間,他刻苦鉆研口腔醫學,為之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在隨后的時間,他不斷精研學術,從主治醫師到副主任醫師,他用了將近10年的時間。截至目前,他已有20余年的從業經驗,成功種植案例已超萬例。
孫連超主任擁有20余年的口腔臨床經驗
在這20多年的時間里,他見證了一段牙科技術的高速發展史。從牙科材料的更新迭代到修復技術的不斷變化,從帶有鐵絲的活動牙到外形美觀的烤瓷牙,再從烤瓷牙到種植牙。提到這里,他感觸頗深。“當初,我讀書的時候,看牙都得去省城。偏僻的縣城連一個看牙的地方都沒有。如今卻是口腔診所遍地開花,真是今非昔比。”孫主任感慨地說。
現狀: 同步國際前沿口腔種植技術
眾所周知,種植牙源于歐洲。在種植技術剛在國內興起的時候,很多人對本土專家的技術不夠自信,認為技術還國外的醫生好。但就在近些年,人們的觀念發生了變化,越來越多的人對“飛來飛去”的洋專家保持理性態度。如何看待這種現象?這種觀念的轉變,背后又折射出哪些變化?對此,孫主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孫連超主任給患者進行口內檢查
孫主任表示,這個現象,其實在本質上反映的是一個問題:國內和國外技術的是否還存在很大差距?就目前現狀而言,國外和國內的差距已經很小。甚至可以忽略。這么說,主要是基于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我們的采用的設備和植體都是國外的。因為有先進設備的精準輔助,術后的效果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第二,是醫生接受了先進的種植理念。國內的醫生都經過了國外種植課程的培訓,如大型種植廠家瑞典諾貝爾、韓國奧齒泰……從初級班到高級版,這些人在種植理念上都已經接受了新式教育。
第三,是醫生的技術成熟。中國人口基數大,醫生種植技術的重復次數明顯增多。更為關鍵的是,比起歐洲人的寬厚骨質,亞洲人的骨質窄薄,這在技術上更考驗中國醫師。
未來:種牙將成為一種常態
再過10年,種牙將成常態化。根據這些年行醫經驗和科學技術發展,孫連超主任提出了自己的這一觀點。他認為,產生這種結果主要有以下三點依據:
其一、群眾的思想觀念已經發生變化,現已完全接受種植牙。孫連超主任說,經過口腔宣教科普和身邊親戚朋友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接受種植牙。就在上午,一位70歲的老人要求摘掉其口內的烤瓷牙,要求做種植牙。這一訴求的背后,反映的對種植牙的全面接受。
孫連超主任為患者講解和分析口腔狀況
其二、材料和技術將會更加成熟,種牙的人群會更廣泛。種植體材料的成熟,會使得成本降低。而技術的發展,則會拓寬種牙人群的數量。譬如,數字化技術的出現,讓種牙變得更加精準。它拓寬了種植牙的適應癥,讓之前許多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壓的人群也能成功種上好牙。這是一種進步,更是種植牙普及化的基礎。
其三,也是重要的一點,那就是10年后我們國家一定會有自己國產的植體。就目前來說,我們的種植體全部采用國外的,如瑞典、德國和韓國等。如果將來擁有了我們自己植體,種植成本會大大降低。
對于未來,孫連超主任充滿信心,特別是對穗華口腔醫院信心滿滿。他認為,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穗華口腔能夠順應數字化潮流,在擁有一批實力雄厚的專家團隊的基礎上,不斷接受新技術和新知識,且將其應運到患者身上,這實屬是一種長遠之見解。未來,廣大市民定會對穗華口腔的高質量服務青眼相加。
(版權歸穗華口腔醫院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穗華口腔醫院 http://www.6226666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