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術室見證的一種孝道叫:瞞著她
時間:2020-05-05 16:32:12 來源:未知 作者:穗華口腔醫院 閱讀量:345
來自穗華口腔醫院天河院區王玉蓮護士長講起護理方面的那些事。她坦言,沒有想到在手術室工作竟然也很有成就感,這種成就感一半來自醫生技術的高......
來自穗華口腔醫院天河院區王玉蓮護士長講起護理方面的那些事。她坦言,沒有想到在手術室工作竟然也很有成就感,這種成就感一半來自醫生技術的高超,一半來自患者的認可。
王玉蓮護士長與同事
下巴骨頭去掉的老人種植牙成功的背后
那是前年底,一位來76歲的患者林伯,幾年前患者了牙齦癌,在放射治療時又發生了骨髓炎,后來半側下頜骨被切除了,就是一半的下巴骨頭去掉了,活動假牙都沒有辦法戴,老人常年只能喝流食,身體顯得非常瘦弱,家人先后到許多知名的口腔醫院求醫,都因手術難度大,風險極高,在求醫無門之際找到了我們穗華口腔醫院天河院區馮智強博士團隊。
打電話的林叔叔種植牙前后對比
王玉蓮護士長說:‘’老人手術后,當天下午就打來電話,電話是我接的,因為馮博士還在手術中。老人一定要感謝我們醫護人員,他已經10多年沒有嘗到食物的香味了,他去過許多醫院,找了國內外許多頂尖的專家都沒有解決的問題,我們解決了”。
老人打電話時,說著就哽咽了!后來,來醫院復診才告訴我們詳細的來龍去脈。
參加傳統文化學習時
10多年沒有嘗到食物香味的老人流淚了的背后
林伯說:“以前我在家中連老伴煲燙后的花生米都無法咬爛,老婆做菜時不得不煮爛搞碎才給我吃,我平時吃的飯菜真是和豬食差不多,好東西,只能看著別人吃!平常日子里,我只能喝些米湯和稀飯,過年過節,看著別人吃大魚大肉,感覺生活過得太無趣了。”
王護士長與同事一起
當時我們專家馮博士仔細分析了他的牙片,感覺林伯剩余頜骨的條件還有種植的希望,別的專家不愿意種植是可能感覺到風險太高,一旦失敗,在行業內就成為笑談了。他如實告訴林伯,可能只有八成左右的希望。
林伯說:“我太痛苦了,專家有五成把握我也要試一試!”所以當天種植了3顆牙,即刻戴牙后老人回家就吃老伴煲燙后的花生米,沒有想到不僅咬得動,還啃了骨頭。“失牙后第一次嘗到了食物香甜的味道,所以林伯當即就拔電話感謝我們!后來還送了錦旗呢!”王玉蓮感嘆道。
王護士長與同事
患者回家能享受美味的晚餐,這種成就感,我感覺有我付出的一份功勞。
在手術室見證的一種孝道叫:瞞著她
像這樣因為種上牙,重新品嘗到飯菜香味,打電話送錦旗感謝我們的故事很多。2003年畢業于湖南醫學院的王玉蓮,講起自己與穗華口腔醫院的緣份,她說自己是在醫院成立之初就在手術室工作,去年被選拔到護士長崗位的。
工作照
她清楚的記得一位做穿顴種植的老人是女兒陪同的,這種手術難度大,費用也比較高。患者都是小時吃過很多苦,沒有條件注意口腔衛生,造成牙齒條件非常差,無法進行常規種植牙的,檢查時發現老人的牙槽骨很薄,看上去臉頰嚴重塌陷,王玉蓮感覺老人肯定以前吃過不少苦。在手術前,老人的女兒找到她,讓她們配合,不要告訴老人這個手術的費用情況,因為老人怕花錢。
同事一起
她在答應老人女兒的同時,還多了一份關照。手術前,她看到老人有點緊張,她上前握住老人的手并進行安慰,在交待手術事項時,她蹲下詳細講解有關事項并示范給老人,反復求證,至到老明白了。在手術前后,她多次握老人的手,為她加油!
與同事一起
事后,老人的女兒感謝王玉蓮細心的撫慰時,王玉蓮卻說:“您讓母親今后有牙過上高品質的生活,還讓我們瞞著她,事事從老人角度思考,這種孝道值得我們學習!”
王玉蓮用真誠的語言,溫暖的行動贏得了患者、家屬和同事的高度認同!
(版權歸穗華口腔醫院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穗華口腔醫院 http://www.6226666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