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美母親:拾荒數十載養育棄嬰,苦盡甘來從“齒”不食荒
時間:2019-09-27 14:59:44 來源:未知 作者:穗華口腔醫院 閱讀量:384
世界上有一樣工作,全年365天無休,身兼多職,是醫生、是廚師、是保姆、是清潔工...... 但這份任勞任怨的工作沒有薪資,反而需要自己補貼金錢與青春。這份職......
世界上有一樣工作,全年365天無休,身兼多職,是醫生、是廚師、是保姆、是清潔工......
但這份任勞任怨的工作沒有薪資,反而需要自己補貼金錢與青春。這份職業的崗位名稱叫——母親。
或許,這份工作太勞累了,因此總有些人選擇拋棄自己的子女,幸好大部分人都會做好這份工作——例如拾荒媽媽張菲。
拾荒媽媽張菲,一生未婚未孕,膝下卻有40多名孩子。這40多名孩子,因先天殘缺等因素被家人拋棄,成了棄子,但他們卻是張菲媽媽的心頭肉。
拾荒媽媽張菲
為什么張菲要收養這些非親非故的孩子?原來,張菲媽媽也是名棄嬰,幸得一位吳姓大媽收養而存活下來。可惜好景不長,在她8歲的時候,吳姓媽媽不幸病逝,無親無故的張菲只能四處流浪,靠撿破爛為生。在23歲的時候,張菲目睹一名棄嬰被野獸啃咬而導致死亡,這件事極大地震撼了她,她心想:如果沒有吳姓媽媽的收養,或許自己也是這個下場。也因此事的刺激,張菲媽媽也開始收養被遺棄的孩子,先后養育40名孩子。為了紀念養母,張菲媽媽收養的孩子都取姓吳。
為了養育這些孩子,張菲媽媽常常沒日沒夜地工作。但撿破爛帶來的微薄收入始終無法維持一家人的正常開支,所以張菲媽媽一家經常缺衣少食,甚至居無定所。張菲媽媽說,以前的家就是天橋底,四處通風,夜里都是蚊蟲,但總比居無定所、四處流浪來得好。
盡管缺衣少吃,但張菲媽媽再苦再累也要供孩子們讀書,她說:“自己撿破爛為生,但不能讓孩子今后也撿破爛為生,再難也一定要讓他們讀書。”她的養女曾說過,我們的生活雖然很苦,但媽媽總是會想盡辦法來供我們讀書,像新華字典等工具書,一本也不缺。
可長期的缺衣少吃及惡劣的居住環境,讓張菲媽媽身體十分羸弱,經常生病,有次險因牙疾喪命。原來張菲媽媽年輕時患上牙疾,但因沒錢,只能“諱疾忌醫”;后來惡化成膿腫,但只能到小診所處理,終因沒有消毒,導致感染,整個下巴腫了,一側下巴爛了。張菲媽媽說:“如果再向下感染到喉嚨就會沒命的,那時,整個人都差一點死掉了。”“但當時想,我不能死,孩子們還需要我,我要把身體搞好,后來吃了許多藥才康復過來。”
張菲媽媽數十年如一日的拾荒養育棄嬰的善舉,終于在媒體的報道下,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現在張菲媽媽一家終于住上了水泥樓,孩子們上學問題也解決了,看病也有了保障。
生活條件改善了,張菲媽媽希望能解決困擾多年的一個問題:缺牙問題。張菲媽媽說:“這幾年牙齒對我影響很大,好東西,想吃卻吃不了;好多愛心人士請我吃大餐,可是我牙齒不好吃不了,只能吃白粥!”“我不是貪圖美食,只是想牙口好些,這樣營養能吸收了,身體好些,在養育孩子問題上再干10年。”張菲媽媽的養女也希望媽媽能解決牙齒問題,她說:“媽媽為了我們這些兄弟姐妹勞累一生,現在生活好了,但她卻吃不了美食;每次看到媽媽瘦弱的背景,心酸酸的。”
新聞媒體報道張菲媽媽事跡
幸運的是,遠在廣州的穗華口腔醫院在獲知張菲媽媽飽受牙齒問題困擾后,便馬上安排人到揭陽把張菲媽媽和她的孩子接到醫院進行口腔檢查和治療。
穗華口腔醫院負責人表示:“穗華口腔醫院是一家傳承人文關懷的口腔機構,向來熱心社會公益活動。我們在看到張菲媽媽的報道后,深受感動,也知道缺牙的痛苦,因此想盡一份綿力,幫張菲媽媽重拾好牙力。我們現在已經給張菲媽媽做了口腔檢查,并制定了合適的方案,主要是通過安裝義齒幫助老人恢復部分咀嚼功能,希望給老人帶來有一個幸福的晚年。”
穗華口腔醫院專家正為張菲媽媽檢查看牙
穗華口腔醫院負責人還夸道:“張菲媽媽是個好媽媽,在吃了牙疾的虧后,特別帶了孩子過來一起看牙。松松和軍紅,都有蛀牙,需要做根管治療,門牙打樁,進行安裝牙套治療;星星是齲齒,需要補牙和根管治療。不過放心,這些我們都會治療好的。”
拾荒媽媽和孩子們在穗華口腔醫院看牙
致敬美奮斗者!為幫助更多缺牙長者重獲一口好牙,“微笑廣州”公益種牙行動聯合種植體廠家提供種牙援助,為50歲及以上長者免費種牙1顆,博導級專家親診種牙,讓他們擁有更加強健的體魄擁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版權歸穗華口腔醫院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穗華口腔醫院 http://www.62266666.com)